• 首   页|
  • 联系我们|
  • 快速导航
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>>学院新闻

将代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——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实践队开展智慧农业测绘实践

来 源:   发布时间: 2023-08-10 08:27:10   点击次数: 0

种了一辈子地,怎么测算耕地面积?

怎么根据耕地情况,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?

大数据到底怎样才能更高效地助力农业生产?

为了更好的回答以上这些问题,“农耕共创”实践队的队员们立足专业,以“田界地图”项目为依托,走向了田间地头,开展智慧农业测绘实践。

胡国欣老师是石家庄佳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。在软件学院,他以“双师型”教师的身份教授学生们

Java与移动智能设备开发课程。在他的课上,经常有学生们灵机一动,冒出一些有趣的想法。“田界地图”项目就是这样的灵感闪现。“只要知道经纬度,就能自动测算出地块面积。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。以此为依托,搭建更精准、高效的土地测量和农业数据服务平台,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,是我们的最终目的。”胡国欣老师说。

抱着这样的想法,“农耕共创”实践队立足所学专业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技术创新,研制出了自动根据

经、纬度绘制农耕用地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。为检验项目绘制与展示功能的准确性,探索更精准的数据测算模式,队员们在2023年的夏天,深入田间地头,展开实地调研。

七月份的石家庄,蒸腾着酷暑高温,队员们多次深入田地。近40度的高温下,设备的安装、人员分组有条不紊的进行。实践队员们围绕田地以三米为一点位进行打点,以点位为参照,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,并在测量完成后导出设备数据。测量需要分地块,分时段多次进行,才能验证其有效性。队员们就不厌其烦,一次次地调试,一次次地测量,一次次地导出。一手数据的获得,为项目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。返校后,团队成员通过数据分析,进一步完善项目后台代码,通过卫星图像和遥感技术,将多个农耕地块的信息进行汇聚和展示。



脚下的每一寸土地,都印刻着青春的步履。指尖的每一行代码,都闪现着智慧的火花。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贴近基层,应该怎样涵养家国情怀?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师生们,用行走的步伐,交出了时代的答卷。

“通过组建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团队,让有情怀、有抱负、有才华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,在学好专业,成就自身梦想的同时,将数据代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。”软件学院团总支书记于珂表示,今后学院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,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,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发挥学校人才和智力优势,引导学生以专业所学投身基层,助力城乡均衡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。

在实践的基础上,软件学院已经与河北省供销总社对接,以“田届地图”为代表的智慧农业平台正在持续完善,主动对接各地农业需求,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。